概要
種類與主題
這本書在說什麼?
- 藉由 ACTION 筆記,找回人生的掌控權,從時間管理到目標實踐,都可以在此書看到「該怎麼做」。
關鍵
靈光一閃之處
- 週檢視
- 月檢視
- …
- 紀錄自己專注在什麼事物上 → 是否值得花時間投入?
- 未來誌
- 習慣追蹤
- 像是每日任務那種,每天做個 check → e.g. 有做到就畫圈
- 每月統計達成率,為自己打分數。 → review 檢討完成的比率,計算:完成數量 / 該完成數量 的百分比
- 目標可視化
- 用九宮格曼陀羅的方式,分解大目標 8 個小目標,小目標為 8 個待執行任務
- *作者提到用便利貼的方式,並將九宮格貼在看得見的地方,這方法好像還不錯,每天都可以看得到,而且便利貼方便隨時更替。
- 一次一小步,穩定踏步向前走。
- 把清單上的 check 框框給清掉,實實在在地完成每天、每週該做的事。
- 目標的實踐,從大目標(九宮格 9 X 9 → 3 X 3)到年度目標,接著是週日誌,再來是每天日誌;
- 生活就是不斷優化
- 維持職場、個人競爭力,關鍵在於不斷優化自己。
- 作者舉例:
- 筆記本半年優化一次,雖然麻煩(做完後不能拍拍屁股躺著收錢),但這樣做可以讓產品更貼近使用者,更有競爭優勢。
- 英文教材也是,使用了許久的教材,在一次次的優化與「打掉重練」之下,教材不斷優化,確保其獨一無二且「獨特」,保持在市場的競爭優勢。
- *程式也是如此, refactor 正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優化過程,通常不會一步到位。(也不該一步就到太遠的未來,想得太多太久遠!)
- 曼陀羅九宮格的熱愛者
- 對作者來說,什麼疑難雜症,都可以用九宮格來解決。
- *或許可以試試看九宮格填表,把自己的疑問、目標填在上面,逐個去找答案。
- 成為「自己找答案」的能手
- 憑空要求做到一個結果,可以想辦法找到達成這結果的方法,提出解決辦法。(若達不到,也要說無法做到的原因)
- *這也是看事情而定,結果不總是好的,但「試著解決看看」的思路是肯定的。
- *老實說這件事不好做,也不太習慣這樣做,而且如果是需要大量 domain know how 的,一時半刻真的會陷入迷茫,不知從何看起。若為一般找資料,範圍較為通用或是特定領域,有個明確方向性,就大概知道從何找起。 → 總之,試試看再說!
書的關鍵內容與順序